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沈复《浮生六记》读后感这书的作者自身也表示那种爱美爱真的精神,和那中国文化最特色的知足常乐恬淡自适的天性——林语堂正文沈复在他的自传散文体小说《浮生六记》开篇时便用了东坡诗中“事如春梦了无痕”这句,而这句话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他和陈芸爱情的写照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说“父亲的理想女人是《浮生六记》的芸娘他爱她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爱她的憨性,爱她的爱美”芸娘大概是所有文人梦想中的女人,世界上绝不会再有第二个她沈复和芸娘的爱情,很好十三岁时沈复第一次见到芸娘,两小无猜脱金为约,她成了他的未婚妻,这是一开始的故事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美好然而太美好的东西总是不能久存,他们约定的太早,难免过早散场洞房花烛夜,两人比肩调笑,共论《西厢》此夜春心动一处,不知今夕是何夕这样像是密友重逢的爱情,这样互为心动的爱情,多少痴情男女想要,多少人求而不得他们本来就是有缘的陈芸以白乐天为启蒙师,幼诵读《琵琶行》而识字,以李太白为知己,爱他“姑射仙子”“落花流水之趣”而沈复适字三白却不知白是空,万般柔情终成空他们是如此般配的两个人沧浪亭爱莲居里谈诗论赋,细说相如他爱他鬓边浓香扑鼻的茉莉花香,爱她的多愁善感,心地善良陈芸在沈母大寿上听到《惨别》等剧时的不忍,沈复看在眼里;陈芸对王二姑折花的调笑沈复记在心上启堂弟妇催妆缺珠花的时候,陈芸把自己的给了她,她不以这些在别人眼里送出便是可惜的东西为贵,却偏偏珍惜些破书残画,悉心装订,竭力搜集,她爱的他也爱她的好他全陪着相处久了连不爱的地方也变成了爱后来她喜欢吃的卤味渐渐变成了他的习惯自由随性的沈复也把“得罪”、“岂敢”当成了日常当沈复问为什么一开始厌恶的东西最后却会喜欢上的时候,芸娘说“情之所钟,虽丑不嫌”喜欢上,就什么也不在乎了情到浓时,竟然相约来世,来世竟要当个男儿陪他游历天下这样的爱情应该纯粹到何种地步?洞庭盛会,陈芸便做了一回男子她在丈夫的怂恿下女扮男装的出了门携手而出,欢乐无限也曾托言归宁同去太湖陈芸说,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宽广的天地,看过了便不虚此生了闺中女子终生没有见过的大有人在她们与船家女素云在船上嬉笑作乐,唱歌欢笑,最后被友人妻误以为是沈复挟着两名妓子舟中作乐陈芸解释的很妙,她说“有之,其一即我也”每到暮春,便恨花落得太快结局总是出人意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