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III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共120分,其中5分为卷面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葳蕤(ruí)聒噪(guā)炽痛chì头晕目眩(xuàn)B.伛偻(lǚ)藩篱(fān)稽首qǐ戛然而止jiáC.剽悍biāo羸弱léi酷肖(xiào)锲而不舍qièD.勾当gōu沉湎miǎn戏谑(xuè)威风凛凛(lǐn)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写在横线上(2分)险象迭生金璧辉煌一反既往销声匿迹正襟危坐断章取意粗制滥造再劫难逃周道如砥遍稽群藉味同嚼蜡矫揉造作
3.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8分)
①,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黄鹤楼》)
③细草微风岸,(《观猎》)
④,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⑤,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⑥曲径通幽处,(《题破山寺后禅院》)
⑦,弟兄羁旅各西东(《望月有感》)
⑧,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4、仿照下面两个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2分)要求
①是中外名著;
②写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情节;
③至少运用一个成语;
④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例句1《三国演义》中,求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孔明辅佐,成就一番事业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B.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素细胞提前衰竭而埋下糖尿病 C.精神颜值,是衡量一个人内心善良或靓丽的数值精神颜值的高低代表了一个人心灵美的程度,相对外表颜值高只是一时而言,精神颜值则可以永葆青春 D.中国创客还处于发育期,数量规模都较小,由于国内的认知度较低的原因,中国创客创业后往往依赖海外市场
6、下列有关语法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旗鼓相当不动声色故弄玄虚稔熟于心,短语类型各不相同B.“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是条件关系的复句C.“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惘的沉思”一句中“沉思”是名词D.“翻开有关西域的书籍,你会惊讶于罗布泊的热闹繁华”一句中画横线部分的句子成分是补语
7、“大国工匠进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去年“五一”期间,央视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引起热议某校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各题材料我国数千年历史中,出现过鲁班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修造出故宫这种世界奇观建筑的工匠,这说明中华民族的基因里,的确有工匠精神《大国工匠》讲述的8个工匠,正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才缔造了工匠的神话錾刻师孟剑锋为北京APEC会议创作国礼“和美”纯银丝巾,焊工高凤林为火箭焊“心脏”,钳工顾秋亮为“蛟龙号”装配载人深潜器……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2分)某校邀请大国工匠孟剑锋来校做演讲,书法社结合孟剑锋的事迹拟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对联根据材料信息填写(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乙】范文正公仲淹悴
①,依睢阳
②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会术者
③病笃
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
⑤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尔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
⑥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⑦ 选自《东轩笔记》 【注释】
①悴困苦
②睢suī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③术者术士古代大多指有一定技能的人
④病笃病重
⑤通“纳”,放入
⑥俾使
⑦宛然依然如故
8、下列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2分)A、所恶有甚于死者 妇人异甚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齐命使,各有所主C、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D、故不为苟得也此为其故迹,岂信然耶
9、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是(2分)A、使人呼文正而告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B、以汝尚幼今以付子C、尔父有神术,昔之死也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D、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臣以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10、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会术者病文正方辞避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
12、试用【甲】文的主要观点,结合【乙】文内容,简要评价范仲淹(2分)
三、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3—17题(15分)捕风者彭家河
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③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⑥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瓤
⑦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
⑧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3、请根据文意填空(2分) 文中捕风者捕风的方式是多样的,通过一些动物和鞭炮捕获风的声音,还通过
14、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
②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15、结合加点的文字,赏析下列句子(3分)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16、阅读
④~
⑥段,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笔下乡村的特点(3分)
17、结合全文,说说下面句子的含义(4分)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14分)人贵敢说“吾不如”
①“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古诗言简意赅,形象地告诉人们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众生芸芸,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有的,再伟大的天才总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为人,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知之明的心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有可能找准适当的人生坐标,从而赢得成功的契机
②历史上的圣哲先贤,他们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具备博采众长的精神,敢于宣称“吾不如”
③孔子问学生子贡,你和颜回比,谁的能耐大子贡回答说,颜回闻一知十,我顶多只是闻一知三子贡慨叹“弗如也”,寥寥三字,掷地作金石声
④《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的得失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如此知人善任,得天下当然是势所必然了
⑤读《广师》,我们可以领教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类似高论“艰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学中;险阻俱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石山”顾老夫子谦逊若此,被誉为“一代通儒”,令人诚服
⑥瞿秋白在29岁时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他恳切地表白“搞农运,我不如澎湃、毛泽东;搞工运,我不如苏兆征、邓中夏;搞军事,我不如叶挺、贺龙”虚心谨慎,溢于言表,瞿秋白之所以为瞿秋白,基于此
⑦确实,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面对比自己强的人,由衷地说一句“吾不如也”,不但不会贬损自己,而且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世界上,任何人在体能、技能、智能上的发展不可能至周至全同理,一个人在品格修养上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吾不如也”的时候只有敢于承认“吾不如也”的现实,才能看清自己的特质,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举优抑劣,扬长避短怕只怕明知“吾不如也”,却偏要与人争个胜负,分个雌雄,那就是自己难为自己,令人不敢恭维了
⑧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只有敢说“吾不如也”的人,方可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事业上的翘楚,因为他们的胸怀比长天更广阔,精神比高山更巍峨
18、文中开头引用的一首小诗在文章中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运用论证方法,并举例分析其中一种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举例说明本文的语言特点?并指出第
⑤段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
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罢全文,请结合实际谈谈文中的“吾不如”与我们常说的“自卑、自暴自弃”有无区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朗读者》第四期主持人说道“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父母的礼物,回忆是时间的礼物,父母无私的养育,不断学习所积累下的智慧,都是最好的礼物”请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xx年初中语文综合检测题答案
1、B
2、碧籍义在
3、岐王宅里寻常见芳草萋萋鹦鹉洲危樯独夜舟渭城朝雨浥轻尘鸡声茅店月禅房花木深时难年荒世业空无可奈何花落去
4、示例《水浒传》中,行侠仗义的鲁提辖,嫉恶如仇,拳打镇关西,解救金氏父女
5、A【解析】B.成分残缺,可在“糖尿病”后加“的隐患”C.两面对一面,可在第一句话中的“内心”后加“是否”,在第二句最后一个“精神颜值”后加“高”D.搭配不当,可将“数量规模都较小”改为“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
6、A
7、工匠精神指在自己本职工作中体现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精神“和美”精自细琢来
8、A
9、D
10、适逢,正赶上告辞离开
11、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就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
12、【甲】文的主要观点是“舍生取义”【乙】文中范仲淹虽然贫困,面对秘方和白金毫不动心,多年后将秘方和白金交付死者的儿子,为人正直,守承诺范仲淹坚持自己的做人准则,知羞明耻,是心中有“义”的人【参考译文】范仲淹年轻时贫穷潦倒,寄居在睢阳一个姓朱的人家,经常与一个术士交游正赶上那个术士病危了,便请人叫来范仲淹,告诉他“我善于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随即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怀中范仲淹刚想推辞,那个术士就气绝而亡后来过了十几年,范仲淹当上了谏官,当年那个术士的儿子长大了,范仲淹把他叫来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让我先保管秘方和一斤白金,现在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些东西还给你”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和白金一起交给术士的儿子,那个密封的标志依旧完好如初
13、文中捕风者捕风的方式是多样的通过草叶、云幡等物感知风的形状或踪迹、脚印、身影等,通过一些动物和鞭炮捕获风的声音,还通过花草和食物来感受风的味道
14、承上启下;写出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风清气正的乡下生活的怀念,交代了后文作者能够体验到风的形状、声音、味道的原因或“为后文作者能够体验到风的形状、声音、味道做铺垫”
15、
①本句描绘了城市人忙碌、为生活所累而忽略了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
②表达了作者对城市人委婉的批评;
③也表现了作者对闲适、惬意、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乡村生活的向往
16、
①氛围安静;
②空气清新怡人环境优美;
③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或重视民俗
17、生活在人与人隔绝的城市里,让人感到压抑、孤独和寂寞,乡村自由惬意、和谐淳朴的生活离“我”越来越远,让“我”内心充满了感伤,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状态的厌倦和对乡村自然生活的渴望
18、3分引出论题,作为论据证明论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9、3分举例论证,如列举子贡、刘邦、顾炎武、瞿秋白等敢说“吾不如”的事例,论证了谦虚好学,最后都有所建树,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0、本文语言工整,句式整齐,富有表现力例如,“只有敢于承认“吾不如也”的现实,才能看清自己的特质,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举优抑劣,扬长避短怕只怕明知“吾不如也”,却偏要与人争个胜负,分个雌雄,那就是自己难为自己,令人不敢恭维了”倒数第二个句号,放在引号里
21、2分不能调换,这几段的事例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22、4分“吾不如”是表示人不可能是全能的,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用一种平衡的心态去欣赏别人,这是一种品德修养上的境界“自卑、自暴自弃”是不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的盲目竞争,是不足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