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自然科学
③技术
④语言、文字
⑤选举人大代表
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A.
①②④⑤B.
①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⑥
2、“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C.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3、巴金说,他在散文创作上主要受中国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影响他儿时背诵的《古文观止》里的两百多篇散文是他从事散文创作的“真正的启蒙先生”这段材料主要表明()A.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是人创造的,来源于人们的灵感C.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4、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B.一定的文化给予一定的经济和政治重大影响C.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决定一定的政治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5、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使用了“软实力”概念“软实力”是同国家军事、经济力量等组成的“硬实力”相区别的一个概念一般认为,“软实力”是指精神力量,是包括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等所谓的软件要素表现出来的能力强调“软实力”是看到了()A.国家军事力在综合国力中已不重要B.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C.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D.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性
6、( )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A.理想、信念、价值 B.道德、文化、法律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科学观、社会观、道德观
7、“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而尘心渐息;夷犹予诗书图画之内,而俗气潜消”这告诉我们()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活动使人高雅D.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8、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而美国人对中国人“水平不高,能力有限”的自谦并不以为然,相反地会认为你缺乏自信,不知有多少留学生在美国因为“谦虚”而丢掉了饭碗这表明()A.特定的文化环境是由特定的经济环境决定的B.文化环境不同,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完全不同C.不同的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活动D.思维方式不同,反映的文化内涵也完全不同
9、文化塑造人生这表现在()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②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
④文化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庆祝民族节日是()
①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反映
④民族共同文化上的认同感的体现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1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A.吸收外来优秀文化B、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C.做到百花齐放春满园D.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2、由于三峡工程的修建,一部分库区居民被国家安排到东营安家落户,他们同时带去了当地人爱吃的火锅和一些风俗习惯这说明() A.人口迁徙带来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B.经济活动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C.商贸活动带来文化的发展 D.人口迁徙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13、中国的京剧、书法、武术为世界独有,俄罗斯的芭蕾舞、意大利的歌剧等等享誉天下,这一切形成了世界文化大观园材料表明()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是民族的,其多样性主要体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③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其文化是有差异的
④只有最独特的文化才是正确的文化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4、“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的态度,也是一种学术浅薄”反对文化中心主义()
①是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
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③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
④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A.广播、电视的出现 B.网络的产生和发展C.印刷媒体的推广 D.电子技术的发展
16、伴随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中国文化也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这句话告诉我们()A.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的发展B.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文化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D.新文化必然代替旧文化
17、“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性C.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18、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将清明、端午、中秋设定为国家法定假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定为国家法定假日()
①表明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②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④意味着传统节日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
19、当前形式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应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对传统文化应辨证地继承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D.
①②③④
20、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的甘地说“我希望各地的文化之风都尽快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扬弃传统文化B.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具有不相容性C.既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又不失本民族文化特色D.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21、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A.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2、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A.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B.每个人都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C.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D.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3、近年来,“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福建不断探索剪纸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引导剪纸艺人,文化商品经营者联合创办“民间艺术开发公司”等经营实体,将剪纸与传统的脱胎漆艺、水晶工艺等民间技术相结合,推出了六大系列一百多个品种剪纸旅游新产品,年产值达四百多万元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繁荣
③文化产业化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
④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A.
②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③
24、我国的史书典籍得以流传的原因是()
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
②我国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
③史官大都终身世袭
④我国的史书规模大,保存丰富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
25、关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文化源远流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它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方面
③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
④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排斥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D.
②③④
26、每年央视的春节晚会都为我们奉献了一出精彩的文艺大餐,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对每年春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这表明()
①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②要博采众长,生产适合所有人文化需求的产品
③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A.
①②④B.
②③C.
①③④D.
①④
27、发展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文化的原则是()A.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C.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D.创新文化内容、形式
28、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http://action.vogate./c/c.phpr=http%3A//fs
126.lingd.net/article-1194837-
2.htmlaid=10399sid=6235007045049826click=1url=http%3A//.myspain.cn/home.htmv=0s=http%3A//fs
126.lingd.net/article-1194837-
3.htmlrn=732566k=%u6210%u529F\o新浪Sina/宏界Vogate提供\t_blank举办http://action.vogate./c/c.phpr=http%3A//fs
126.lingd.net/article-1194837-
2.htmlaid=4520sid=6235007045049826click=1url=http%3A//.tennis..cnv=0s=http%3A//fs
126.lingd.net/article-1194837-
3.htmlrn=325639k=%u4E3E%u529E\o新浪Sina/宏界Vogate提供\t_blank的“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当你看到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http://action.vogate./c/c.phpr=http%3A//fs
126.lingd.net/article-1194837-
2.htmlaid=10398sid=6235007045049826click=1url=http%3A//.myspain.cn/home.htmv=0s=http%3A//fs
126.lingd.net/article-1194837-
3.htmlrn=807827k=%u6210%u5C31\o新浪Sina/宏界Vogate提供\t_blank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A.加强交流文化共享汲取各国文化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认同外来文化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D.理解个性积极创新舍弃传统文化
29、“段子”(指手机短信)是典型的草根文化,其通俗性、娱乐性广为手机用户接受,市场空间巨大,但“草根”文化良莠不齐,不良信息沉渣泛起这告诉我们()
①发展大众文化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
②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发展大众文化必须坚持提倡多样化与弘扬主旋律相统一
④面对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应当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0、自从山寨手机粉墨登场以来,中国忽然刮起了一股山寨风一时间,山寨电影、山寨电视剧、山寨春晚,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神州无处不山寨山寨文化的涌现说明()
①文化市场的滞后性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
③传媒的商业性
④传媒的创新性 A.
①③B.
②④C.
③④D.
②③
二、主观试题(共计40分)
31、8分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如今,长城已被游人刻的伤痕累累、泪流满面,长城管理部门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忽视对游人的监督管理,导致部分游客在长城城墙上乱涂乱画为了修复长城,还其本来面目,中国长城学会、八达岭特区办事处联合发起了修复长城刻痕方案征集活动,目前,这项活动已圆满结束你认为还有必要对长城刻痕进行修复吗?请说出你的理由(8分)
3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为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创新理念,提出“文化立市”的战略,并鼓励市民为哈尔滨市政府文化发展提供建议以推动哈尔滨市全面进步如果你是哈尔滨市市民,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应该如何推动哈尔滨市的文化创新?(11分)
33、材料一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灾情发生后,人民子弟兵来了,用没日没夜的救援撑起生命的希望;志愿者来了,用充满爱心的双手传递对生命的关爱;街头市民来了,捐钱、捐物、献血……人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公民的涵义当那位在废墟中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小女孩被救出来的时候,她的从容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更使人们坚定了重建家园的信念越是巨大的挑战我们越要坚强!加油,中国,挺起不屈的脊梁!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
(1)这里的“挺起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6分)
(2)请谈谈为什么要“挺起不屈的脊梁”?(7分)材料二x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一幅气势恢弘的文化画卷,向世人展现了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的中国“礼之用,和为贵”,穿越历史的缶声、刚柔相济的太极、灿烂绽放的笑脸在变幻流动的光影中,向世界展现了中华“和”文化的魅力
(3)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8分)鹤岗一中xx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分/小题,共计60分)12345678910CADCBCBCAD11121314151617181920BDCACABBAC21222324252627282930ACDBADBCAD
二、主观题共计40分31.(8分)有必要(2分)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的长城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4分)
②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修复长城刻痕的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2分)
32.(11分)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要立足于哈尔滨自身的改革开放实践(2分)
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哈尔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待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体现时代精神(3分),形成哈尔滨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哈尔滨是个开放的城市,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对不同民族文化要交流借鉴,(2分)
③既要防止固步自封、因循守旧,(1分)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1分)
④坚持群众观点,使人民群众成为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哈尔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1分)
⑤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上创新(1分)
33.(21分)
(1)(6分)“挺起不屈的脊梁”是指要弘扬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2)(7分)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
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分)
(3)(8分)
①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借助现代文化传播手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分)
②批判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分)
③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分)
④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