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文本内容:
高平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
一、课本内容考查(1—3题,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戴望舒,当代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诗风低回婉转,情意深长,追求意象的朦胧,艺术感染力很强B、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著名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欧游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C、艾青,现当代诗人诗集《归来的歌》、《雪莲》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D、《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分别选自编年史著作《左传》,国别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
2、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记念刘和珍君》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庸人”——指那些终日无所事事、生活空虚无聊因而围观进步人士被杀、以谈论流血牺牲为乐趣的人,鲁迅先生对他们是彻底绝望的B、“有恶意的闲人”——指那些造谣诽谤、污蔑死难烈士、为反动政府甘做帮凶的文人学者,鲁迅先生对他们深恶痛绝、将斗争的矛头明确指向他们C、“八国联军”——是指1926年“三一八”惨案之前,由日本纠集的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多国部队,准备进攻京津地区,不同于清末光绪年间胁迫请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八国联军D、“苟活者”——是鲁迅先生自指,也是鲁迅先生的自我贬损之词,表现出鲁迅先生严酷的自我解剖的精神先生的自我贬损映衬出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猛士”形象
3、下列各句中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荆轲)拔剑,剑长,操其室B、(郑伯)许君焦、瑕C、(荆轲)发图,图穷而匕首现D、(高渐离)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24分)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
①,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世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瞬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注】
①有栎阳逮有罪相连及,被栎阳县所追捕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籍大喜,略知其意略大致B、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勒统率C、须臾,梁瞬籍曰瞬眨眼D、谕以所为起大事谕告诉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封于项,故姓项氏
②梁曰“长于臣”B、
①项梁常为主办
②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C、
①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②不如因善遇之D、
①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②秋毫不敢有所近
6、以下各组都能说明项籍“智勇过人”的一组是
①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②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日“彼可取而代之也”
③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④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⑤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所击杀数十百人
⑥籍为裨将,徇下县A、
①③⑤ B、
①②⑤ C、
③④⑤ D、
④⑤⑥
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项羽之所以姓项氏,是因为他家世代为楚国将领,被封在项城B、项籍很喜欢兵法,但只略知兵法大意C、项梁曾经因罪案被牵连,被栎阳县逮捕项羽于是托蕲县主狱官曹咎写一封说人情的信,送到栎阳县狱掾司马欣处,项梁得以脱罪D、项梁得知会稽郡守欲起兵反秦,在他的话的启发下,项梁与项羽谋划,先杀了殷通,自己做了会稽郡守,项籍做了副将
8、翻译(12分)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9、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2分)
10、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记念刘和珍君》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惨象,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烛之武退秦师》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课外
(5)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_____________(杜甫《前出塞五首》)
(6)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信任甘晓成将军战功赫赫,战后成了国家高级领导人大乱初定,国内治安状况依然十分严峻,将军决定为自己增加几个可靠的卫士将军的贴身卫士当然必须百里挑一,副官汉克负责初选,整理好具体资料后,由将军亲自圈定这一天,在汉克送来的名单里,将军圈点了一个叫斯曼的下士斯曼射击、格斗等各项科目都是全优,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纺织工人,看起来没问题斯曼身高一米八,身体非常强壮,长相也极为英俊将军看了非常满意,拍了拍斯曼结实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在我身边干,你会有大好前程的”斯曼并没有特别激动,自始至终表情一直很平静“将军,谢谢你的提拔”看着斯曼不同寻常的平静,汉克突然有一种不祥的感觉,他隐隐觉得这个斯曼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事实证明,斯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卫士好几次,斯曼不费一枪一弹,就凭他那双铁钳一样的手和精湛的格斗本领,就轻而易举制服了企图对将军不利的暴徒不知不觉,斯曼成了将军面前的红人,直到有一天……这一天,汉克一脸紧张地来到将军办公室,说“将军,那个斯曼,太危险了,不能留着他”“什么问题”将军顿时也紧张起来“将军,我无意中找到了斯曼入伍前的原始档案他十一岁那年父母双亡,现在的父母只是养其父母,他的亲生父亲,是死去的麦克上校!”将军的脑袋里嗡了一声十二年前,麦克上校是将军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后来将军抓住机会,以通敌叛国罪下令处决麦克上校全家,只有他不在家的小儿子得以幸免没想到那孩子如今竟成了自己的贴身卫士!看将军沉默不语,汉克小声请示“要不要把斯曼控制起来”将军沉思一会,脸上突然露出了笑容,说“继续留用斯曼另外,在适当的时候,把斯曼的身世和我用他做我卫士的故事,透露给报社”不久,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将军与仇人儿子的故事一时间,将军的宽阔胸怀,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将军和斯曼长谈了一次,斯曼的表情依然非常平静他说父亲的确是想叛变投敌,将军处决他没有错将军为斯曼的父亲大发感慨“其实我与你父亲是很好的朋友,可军法无情,我也是没办法”将军甚至掉了几滴眼泪,站在一旁的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将军重用仇人儿子的事情,在喧嚣了一阵后又平静下来这天,将军应邀到一所大学演讲斯曼着一身军装,腰佩手枪,不离将军左右演讲进行到高潮时,斯曼突然发现,一个戴墨镜的男人形迹十分可疑!斯曼感觉情况不妙,把手按在了枪套上突然,墨镜男人掏出了手枪斯曼出枪更快,挡在将军面前,同时抢先向对方开火斯曼的枪没有响,刺客的子弹却应声而至,射进了斯曼的胸膛刺客的子弹有毒,斯曼当场殒命在送别斯曼的葬礼上,将军泪流满面,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汉克很疑惑,斯曼的手枪,关键时刻为什么不响呢汉克反复检查斯曼使用过的手枪,发现,子弹里没有火药!所有的子弹都没有火药!汉克当即向将军报告,将军轻描淡写地说“我知道,是我让人做的”汉克惊讶“为什么”“你以为我真的相信斯曼,他毕竟是我仇人的儿子,谁能保证他不会对我不利实话对你说,自从我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后,他的枪里就再也没有一颗真正的子弹了!”当晚,将军被杀,他的脑袋被子弹打穿了,眼睛瞪得很大,死前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而汉克自此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留下了一张字条世界上可怕的不是不被人信任,而是有人假装信任你!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写将军所在国的国内治安形势十分严峻,为下文写斯曼做将军的卫士埋下了伏笔B.汉克最初看到斯曼时就产生了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早已意识到斯曼很可能就是将军仇人的儿子C.汉克看着落泪的将军“突然感觉到一种阴冷的恐惧”,这是因为将军的言行给他一种阴险的感觉,让他觉得将军虚伪、做作D.小说的故事围绕“信任”层层展开,不断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小说以“信任”为题,突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和讽刺意味E.这篇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以将军表面顾全大局,对斯曼友好实际上设计除掉斯曼为明线,以斯曼处心积虑身处将军身边却想为父亲复仇为暗线来安排故事情节
(2)请围绕汉克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6分)
(3)请分析小说中将军的形象(6分)
(4)关于小说结尾段最后一句,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应该删除;也有人认为是点晴之笔,应该保留你的看法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当然门当户对长歌当哭首当其冲B、妃子颓圮枸杞投鼠忌器C、犄角绮丽倚马可待风光旖旎D、弹劾隔阂垓下之围言简意赅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B、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英语非但没有取得为虎添翼的效果,相反,对英语水平的过度要求还成为他们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负担C、有些单位和部门人浮于事,部分干部无所事事,导致他们工作上、行动上脱离群众,针对此种情况,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D、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瓶子的“瓶”与平安的“平”谐音,又易让人产生对宝瓶和甘露瓶的联想,人们认为瓶子可以象征平安与吉祥,便常把它摆放在显眼的家中位置B、来到这个秀丽的小花园后,宾客们才看到婚礼的主会场竟设在花园人工小湖的小岛上举行,大家对婚庆公司的这个巧妙安排啧啧称奇C、只有学生意识到名著的文字之美、情节之美,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去思考名著里的人物和故事背后的东西,名著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D、专家认为,目前网络上流行的“火星文”,是青少年张扬个性、追求时尚的体现,如果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哗众取宠,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爱它们的“清”和“远”,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区迎接太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晃动A、
②④⑤③①B、
②④①③⑤C、
③①⑤④②D、
③⑤①②④
17、下面的文字显示了《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将带来合同签订方面的两个变化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0字)(4分)《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后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各种劳动合同中,劳资双方更加倾向于中长期合同《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一些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考察、培养和员工队伍的稳定,第一次与员工签订合同,往往会选择3年的合同期通过3年的时间,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为第二次的固定合同和以后的无固定期限合同打好基础劳动者都希望职业稳定,有发展空间,不想经受短期合同的折腾有了《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他们将无疑选择中长期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如果续签就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些企业出于降低用工成本、减少用工风险的考虑,固定期限合同自然终止后就不再续签对于一些需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关键岗位,条件会更苛刻,门槛会更高答
(1)
(2)
五、写作(60分)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片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中安营扎寨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凹凸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开出娇艳的花朵它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了人们思考有的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的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请结合材料,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范围作文;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⑤60分的作文分,其中5分是卷面分,按照书写的工整、美观或凌乱、潦草的程度加减高平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答题卡
1、课本内容考查题号123正确选项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题号4567正确选项
8、
(1)
(2)
(3)
(4)
(二)古代诗歌阅读
9、
10、
(三)名篇名句默写
11、
(1)
(2)
(3)
(4)
(5)
(6)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2、
(1)
(2)
(3)
(4)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号13141516正确选项
17、
(1)
(2)
五、写作(6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