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内容:
泰山道里记翻译及原文余尝病天下《地志》谬误,非特妄引古记,至记今时山川、道里远近方向,率与实舛,令人愤叹!设每邑有笃学好古能游览者,各考记其地土之实据,以参相校订,则天下《地志》何患不善余尝以是语告人嘉定钱辛楣学士,上元严东有侍读,因为余言泰安聂君《泰山道里记》最善心识其语,比有岱宗之游,过访聂君山居,乃索其书读之,其考订古今皆详薮可喜,学士侍读之言不妄也余疑《水经注》于汶水左右水源流方面,颇有舛误又谓古奉高在今泰安右汶东故古登封,入奉高境西行,度环水而北,至天门,历尽环道,跻岱,乃得封所马第伯记可覆案也往昔在济南,秋霁登千佛山,望岱巅诸峰遥相接窃谓历城以南诸山,皆泰山也;后人多为之名耳今阅是书每与余意合,而辨正尤起人意聂君欲余序以重其书,余浅学又偶过臆度,徒幸有合于好古力索久往来是山中者,聂君足重余耳,余安足重聂君哉!舛差错钱辛楣钱大昕,字辛楣,一字晓徵清代著名学者,官内阁侍读学士严东有严长明,字东有,一字道甫清代人,官至侍读聂君聂短,字剑光,少为府胥,性好山水,作《泰山道里记》比有岱亲之游接连游历了泰山霰“核”的异体字《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北魏郦道元著环道泰山盘道屈曲而上,共五十余盘跻岱跨上泰山峰顶封所古代封土祀天的地方马第伯:东汉初人,生卒不详,著有《封禅仪记》千佛山在今山东省历城县南五里,也就是历山本文是一篇书序为他人写的书序,一般表现为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介绍,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本文是姚鼐为友人聂^《泰山道里记》一书写的序言,自然也有对该书评介的性质但作者是清代桐城派的著名作家,又是大学问家行文自然不同凡响在这篇序言里,表现着大手笔的风范它不囿于对一部书的具体内容的评价,思路更不跟着原书的内容走,而是以写自己的愤叹、感慨、自己的疑、自己的识为主,而所有这些又都符合书序的要求,成为一篇很有特色的书序体的散文。


